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汉中:玉米蚜虫防治技术要点

汉中:玉米蚜虫防治技术要点

时间: 2025-07-17 10:2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玉米蚜虫是玉米生长期间的常见害虫,每年可繁殖多代,高温干旱天气利于其快速繁殖,6-8月为高发期。目前我市大部分县区持续 35℃以上高温天气,天气因素有利玉米蚜虫的发生,结合天气因素提供以下防治意见:

一、危害特点

玉米蚜虫主要群集在玉米叶片背面、嫩茎、雄穗及雌穗顶端刺吸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发黄、植株生长受阻。同时,蚜虫分泌的蜜露会引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还可能传播病毒病,进一步加重危害。

二、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株,破坏蚜虫生存环境。

(二)生物防治

-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蚜茧蜂等,可人工释放天敌控制蚜虫数量。

- 喷施生物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对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境友好。

(三)化学防治

- 防治指标:有蚜株率达到50%,心期百株蚜量2000头,抽雄百株蚜量达4000头以上时及时用药。

- 推荐药剂: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杀虫剂,按照说明书稀释后喷雾,重点喷洒叶片背面和心叶部位。

- 注意事项:药剂应轮换使用,避免蚜虫产生抗药性;施药时选择早晨或傍晚,避开高温时段,以提高药效;同时注意保护蜜蜂等授粉昆虫。

玉米蚜虫防治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结合农业、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及时控制蚜虫危害。农户应加强田间巡查,根据蚜虫发生情况灵活调整防治方法,确保玉米安全生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