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气候干旱,我县水稻插秧时间拉得长,水稻发育进度不一,部分早插、早熟水稻已经陆续开始抽穗,进入水稻后期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在水稻始穗一周内为最佳防治时期,用药效果最好。应根据水稻生育进度和天气情况,适期开展水稻后期病虫害防治,保障水稻丰产。
预计我县水稻穗颈稻瘟病轻发生,酒谷和部分抗病性较差的杂交稻偏轻发生。
预报依据:
⒈ 菌源基数小。2024年水稻收获瘟穗田率2.3%,常年偏低13.9%。据近期田间调查,平川病田率小于0.6%,丘陵、山区为1.3%,全县平均为0.95%,均为零星病叶,未见发病中心。
⒉天气条件不利穗颈稻瘟病发生。近期天气高温、干燥对水稻穗颈稻瘟初侵染、再侵染不利。
⒊寄主条件:杂交稻面积占95%以上,推广的品种多数对叶瘟、穗颈稻瘟抗病性强,不利于该病大发生。
防治技术:
⒈防治适期:始穗期为最佳防治时期。
⒉防治药剂:亩用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35-40毫升,或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1.1-36.7克,或20%稻瘟酰胺悬浮剂33.3-66.7毫升/亩,或16%井·酮·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25-175克;
以上药剂选择一种,加98%磷酸二氢钾100—200克,兑水30—45公斤喷雾,增加粒重防早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