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泾阳:草地贪夜蛾发生及防治技术

泾阳:草地贪夜蛾发生及防治技术

时间: 2025-07-22 09:0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跨国界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具有繁殖能力强、为害程度重、寄主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等特点,对玉米生产安全威胁较大。2019年首次在我县发现后,已连续危害玉米生产。

一、田间调查监测发生情况

7月21日,首次在中张镇张白姚村一块玉米田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发生田块为夏播玉米,生育期为小喇叭口期,发生面积2亩,发生田块平均被害株率0.12%,平均百株虫量0.04头,虫龄在4-6龄。始见期较上年8月2日早12天。

二、防治指标

当田间调查发现玉米百株虫量达到5头时,需及时进行防治。这是因为此时害虫已开始对玉米造成明显危害,若不及时控制,虫口数量会快速增长,导致叶片、心叶等部位受损加重,影响玉米生长。未达到防治指标的进行点杀点治,避免造成严重损失。

三、防控技术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防控效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精准把握施药时期

针对低龄幼虫:草地贪夜蛾3龄前抗药性弱、取食集中(多在玉米心叶、嫩叶),此时施药能高效杀灭,减少后期危害。施药时间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此时幼虫活动旺盛,且避开高温强光时段,减少药剂挥发和分解。

避开成虫期盲目用药:成虫迁飞能力强,化学药剂对其防治效果有限,应优先通过监测预警(如性诱捕)掌握产卵高峰期,重点针对卵和幼虫施药。

科学选择药剂

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且对天敌影响小的杀虫剂,推荐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虫螨腈等,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药剂(如有机磷类),保障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

避免单一药剂长期使用:草地贪夜蛾抗药性发展快,需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如将胃毒剂与触杀剂搭配),延缓抗药性产生。

四、注意事项

(一)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操作,遵守药剂的安全间隔期(如氯虫苯甲酰胺为14天,甲维盐为7天),确保玉米采收时农药残留不超标。

(二)施药时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吸入;避开敏感作物和环境:玉米田周边若有豆类、蔬菜等敏感作物,需注意药剂漂移污染。

(三)若施药后遇大雨或虫口基数较高,7-10天后需复查,若百株虫量仍超过防治指标,及时补施药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