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兴平:2025年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一喷多促”技术要点

兴平:2025年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一喷多促”技术要点

时间: 2025-07-29 09:0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当前我市夏玉米多数已进入抽雄期,根据灯下成虫监测、田间普查及历年发生实况,结合8月降雨略偏多、气温偏高、田间郁闭度增大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市玉米中后期三代粘虫偏轻发生;三代玉米螟中等发生;桃蛀螟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棉铃虫偏轻发生;草地贪夜蛾点片轻发生;甜菜夜蛾偏轻发生;双斑萤叶甲、蚜虫、红蜘蛛轻发生;大斑病中等发生;穗腐病偏轻发生;南方锈病轻发生。请广大农户密切关注田间动态,及时开展“一喷多促”。

一、玉米主要病虫趋势预报

1.粘虫:预计三代偏轻发生,发生面积8万亩。

预报依据:(1)近期调查,粘虫轻发生,平均百株虫量1.02头,最高百株有虫2头。(2)气候与生态有利。8月降雨预计偏多1成,雷阵雨天气频繁,下沉气流利于外地虫源迁入、产卵及幼虫存活;硬茬播种面积大,田间湿度高,利于繁殖为害。

2. 玉米螟:预计三代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2万亩。

预报依据:(1)有一定的虫源基数。经近期调查,玉米螟发生较轻,平均百株虫量1.3头,平均被害株率1.2%,最高百株虫量3头。(2)农田生态有利。秸秆还田面积大,越冬虫量充足;8月高温高湿,利于成虫羽化及幼虫危害。

3. 草地贪夜蛾:轻发,点片见虫,发生面积200亩。

预报依据:(1)迁入风险仍在。716日性诱已监测到成虫。(2)食源丰富,玉米正值抽雄灌浆,适宜取食。

4. 甜菜夜蛾:预计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3万亩。

预报依据:(1)有一定的虫源基数。近期调查,甜菜夜蛾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面积10万亩,平均被害田块率41.9%,平均被害株率3.31%,平均百株虫量2.4头,最高被害株率38%,最高百株虫量12头。(2)农田生态条件有利。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杂食性害虫,我市种植玉米、西瓜、辣椒、番茄、红薯等多种作物,为甜菜夜蛾提供了丰富的食源。

5.桃蛀螟:预计三代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

预报依据:(1)田间暂未查见卵及幼虫,但近年我市玉米中后期桃蛀螟发生呈上升趋势,具备外来虫源与本地越冬虫源双重叠加风险。(2)寄主与气候条件有利。我市夏玉米抽雄灌浆期与成虫产卵高峰吻合,加之8月降水略多、湿度大,利于卵孵化和幼虫蛀穗为害。

6. 双斑萤叶甲:预计轻发生,发生面积11万亩。

7. 蚜虫:预计轻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

8. 玉米大斑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

预报依据:(1)主栽品种抗病性弱,田间菌源普遍。(289月降雨偏多,利于病菌扩展侵染。

9. 南方锈病:预计轻发生,发生面积0.1万亩。

10. 穗腐病:预计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

预报依据:(1)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粘虫等蛀穗害虫发生较重,造成伤口。(2)后期多雨高湿,镰刀菌复合侵染风险高。

二、玉米“一喷多促”技术要点

玉米大喇叭口期与灌浆初期,是玉米产量形成最敏感的两个阶段。此时植株高大、田间郁闭,一旦病虫爆发或养分供应断档,损失不可挽回。“一喷多促”把防病、治虫、补肥、调节生长一次性完成,相当于给玉米打下一针“强心剂”:既压低虫口、阻断病菌,又补充穗粒发育急需的养分和调节剂,为后期灌浆鼓粒、稳产增产赢得主动。

宜选择的杀虫剂有高氯·甲维盐、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及其复配制剂;杀菌剂有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吡唑·戊唑醇、肟菌·戊唑醇等;生长调节剂、微肥有芸苔素、磷酸二氢钾、含腐殖酸水溶肥等。

推荐方案:15 g氯虫苯甲酰胺+50 g氯氟•吡虫啉+25 g吡唑•戊唑醇+10 g芸苔素+100 g磷酸二氢钾(或等量含腐殖酸水溶肥)。

三、注意事项

1. 二次稀释、现配现用;棉铃虫、桃蛀螟重发区可增加甲维盐或茚虫威。

2. 暴雨后2448 h,立即补防大斑病、南方锈病重发田。

3. 发现草地贪夜蛾立即加喷6%阿维·氯苯酰40 mL

4. 无人机亩液量≥3 kg,飞行速度≤4 m/s,高度(离作物冠层的高度)24.5 m,载荷重量<30L的飞行高度23m、载荷量≥30L的飞行高度3.54.5m

5.喷药时间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避开中午高温及授粉期;喷药后6小时内如遇中到大雨,要及时补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