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秆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黑潜蝇属,主要为害豆科作物,是大豆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在主茎、侧枝及叶柄处侵入,在茎内蛀食为害,末龄幼虫先在植株的主秆或分节咬一圆形羽化孔,可断绝部分输导组织,遇到大风天气茎杆易从蛀孔处折断,严重影响大豆生产。
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一是清洁田地。及时清除田边杂草,集中处理受害残株,耕地深翻,减少虫源;二是轮作倒茬。在豆秆黑潜蝇发生重的地方,换种玉米等其他作物,可有效降低其发生量和为害程度;
(二)化学防治
在成虫盛发期至幼虫蛀食之前,可选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5%丁烯氟虫腈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生严重田块,间隔7-10天再防1次。

危害症状

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