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乾县:蚧壳虫为害特点和防治措施

乾县:蚧壳虫为害特点和防治措施

时间: 2025-08-25 11:22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近日,乾县植保植检站对姜村镇神坊村群众黄某4.8亩苹果园进行了实地调查。经技术人员现场调查发现,果实表面均不同程度出现红褐色斑点,部分叶片失绿,初步判断为蚧壳虫所致。蚧壳虫是乾县苹果等果树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苹果树的叶片、枝条和果实,导致树势衰弱、产量下降。

一、为害特点

1.刺吸危害

1)叶片受害。蚧壳虫成虫和若虫通过刺吸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出现黄斑、失绿,严重时叶片卷缩、干枯脱落,影响光合作用。

2)枝条受害。蚧壳虫聚集在枝条上吸食汁液,使枝条皮层肿胀、枯死,影响养分水分正常运输,导致树势衰弱。

3)果实受害。蚧壳虫在果实上吸食汁液,形成凹陷斑点,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严重时导致果实脱落。

2.分泌蜡质

蚧壳虫在吸食汁液的同时,会分泌大量蜡质,形成一层厚厚的蚧壳,保护虫体免受外界环境和天敌侵害。

3.繁殖能力强

蚧壳虫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尤其是在温暖地区,一年可发生多代。卵孵化较集中,若虫孵化后会迅速分散到叶片、枝条和果实上,形成大规模危害。

4.隐蔽性强

由于蚧壳虫体型小且有蜡质保护,初期危害不易被发现,往往在虫口密度较大时才引起注意,错过最佳防治时机。

5.削弱树势

蚧壳虫长期刺吸危害导致果树养分流失,树势逐渐衰弱,抗病能力下降。

6.降低产量和质量

蚧壳虫危害导致的叶片脱落、枝条枯死和果实脱落,直接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和结果,导致产量显著下降。受害果实表面形成凹陷斑点,外观受损,降低果实商品价值,影响市场销售。

二、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加强果园管理及时修剪果树,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减少蚧壳虫的滋生环境。合理施肥,增强树势。(2清除虫源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带有蚧壳虫的枝条,并集中销毁。刮除老翘皮,减少越冬虫源。

2.生物防治

1保护利用天敌蚧壳虫的天敌包括瓢虫、草蛉和寄生蜂等。2释放天敌在蚧壳虫发生初期,可以有计划地释放红点唇瓢虫和黑缘红瓢虫天敌昆虫,增强生物防治效果。

3.物理防治

1人工刮除在蚧壳虫发生初期,可以人工刮除树干和枝条上的蚧壳虫,特别是蚧壳尚未硬化时效果最佳。2涂白保护冬季对树干进行涂白处理,不仅可以防止蚧壳虫产卵,还能起到防寒和杀菌的作用。

4.化学防治

1施药时机在蚧壳虫若虫孵化盛期进行施药,此时虫体未形成蜡质壳,药剂容易渗透,防治效果最佳。

2推荐药剂

①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对蚧壳虫若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②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5000倍液,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可有效防治蚧壳虫。

③52.25%氯氰·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对蚧壳虫成虫和若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注意事项药剂应轮换使用,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施药时应均匀喷洒,确保药液覆盖到蚧壳虫的所有部位。

5.综合防治

定期监测果蚧壳虫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防止虫害扩散。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确保防效,减少环境污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