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周至:2025年秋播期小麦病虫防治意见

周至:2025年秋播期小麦病虫防治意见

时间: 2025-09-24 16:32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秋播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小麦播全苗的重要保障,也是促根壮苗、减轻来年病虫发生害的要措施。9月上旬我站组织技术人员在全县平塬各镇街,按照不同地域、地势和茬类型开展了地下害虫虫口基数监测调查,全县达标田块率20.8%。且今年秋后降雨多、田间墒情好对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秋苗期侵染发生极为有利。因此,充分认识小麦秋播病虫防治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好以药剂拌种为小麦秋播病虫害防治工作,降低病虫发生基数,把好小麦病虫害防治的第一道关口,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一、害虫发生情况

202598-10日,对全县24块玉米田120份土样的地下害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全县平均虫田率75%,折算平均亩综合虫量950.5头,最高亩综合虫量5336头(尚村镇小水屯村)。全县达标田块率20.8%(亩虫口2000头以上),其中蛴螬占80.1%,金针虫占19.9%。

二、预测及建议

近年来,受秋播前深翻晾晒面积小和秸秆还田面积增大等因素影响,对地下害虫的孳生和繁殖十分有利。我县地下害虫虫量持续维持较高密度水平,且在局部地区虫口基数大,一旦忽视防治,容易造成麦田缺苗断垄现象。为此,建议采取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等措施,全面开展综合防治工作,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害,为明年小麦丰产稳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1播前进行深耕、翻犁、耙耱,机械杀伤土壤内部分害虫。通过高温沤制粪肥、适期精量播种与深种浅覆等方式,结合适时迟播,以减少小麦病害的发病机率。同时,应选择抗耐病小麦品种,可减少病虫侵染源。

2沿渭下湿地和小麦病毒常发区,要坚决制止早播,以便压缩传毒昆虫的有效传毒时间,预防小麦病毒病的发生。

2、化学防治

对虫口量在2000头以上的田块,以防治地下害虫为主,兼治蚜虫,预防病毒病。以西宝沿线灌区为重点,采用方法为:

1)药剂拌种:全面开展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杜绝“白籽”下种。可单剂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拌种,拌种时应先拌杀虫剂,后拌杀菌剂。杀虫剂可选用噻虫嗪、吡虫啉药剂;杀菌剂选用戊唑醇、咯菌腈、烯唑醇、苯醚甲环唑等药剂,严格按照药剂说明使用,避免出现药害。也可选用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12%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或31%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等复配制剂

2) 土壤处理: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或0.1%二嗪磷颗粒剂40公斤,均匀撒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