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和秋冬季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减轻来年春季小麦病虫防控压力,确保小麦秋冬季麦生长安全,现提出我区小麦秋播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措施,供小麦种植户因地制宜、科学选用。
一、强化农业防治措施。要因地制宜,选种抗、耐病虫良种,合理布局,优化群体结构。增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施用配方肥,改良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小麦抗(耐)病能力。低热二类区和中温一类区小麦条锈病常年早发重发区要推广抗条锈病品种,江河沿岸下湿地和山区沟槽阴湿地推广抗(耐)白粉病品种,减轻病害发生危害。
二、强化种子药剂处理。坚持“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原则,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早发重发区坚决杜绝“白籽下种”,可用戊唑醇、烯唑醇、三唑酮等药剂与农用蛋白助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等重发区,可使用三氟吡啶胺、咯菌氰、苯醚甲环唑等药剂与农用蛋白助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病害重发区也可采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进行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可选用辛硫磷、噻虫嗪等药剂拌种,地下害虫重发区域,可选用辛硫磷颗粒剂、毒辛颗粒剂等进行土壤处理。病虫混合发生区,要推广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技术防治。
三、推广冬前化除技术。冬前杂草化除适期为11月中下旬,杂草2-4叶期进行。根据草相选择对路除草剂,对以播娘蒿、婆婆纳、猪殃殃、荠菜、繁缕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二甲四氯钠、双氟磺草胺等药剂防治;对节节麦选用甲基二磺隆,野燕麦、多花黑麦草选用啶磺草胺、炔草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雀麦选用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及其复配制剂防治。同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和土壤墒情,日平均气温8℃以上的晴天及时喷药化除,防止发生冻害和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