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以来,我县持续“秋淋”天气,对农作物收获造成一定影响,连阴天气气温偏低,导致作物脱水慢,极易造成菌害霉变。特别是大田玉米进入收获关键时期,为防止果穗、籽粒霉变,需做好相应防治措施,适时抢收,确保秋粮安全入仓。
秋淋对玉米的危害影响:
1.虫害。高湿环境利于玉米螟卵孵化和幼虫存活,幼虫会蛀食茎秆、果穗,导致茎秆易折、籽粒受损。
2.菌害(病害)。玉米大斑病:高湿是该病暴发的关键条件,叶片上出现大型梭状病斑,严重时叶片枯死,影响光合作用。玉米小斑病:与大斑病类似,在高湿环境下快速蔓延,病斑较小但数量多,导致叶片早枯,灌浆受阻。茎基腐病:土壤积水、透气性差时易发病,茎基部腐烂,植株倒伏或枯死,尤其对灌浆期玉米危害严重。穗腐病:果穗接触雨水后,病菌(如镰刀菌)易侵入,导致果穗腐烂、籽粒霉变,产生毒素。
3.霉害。主要由镰刀菌、青霉菌等真菌引起,玉米果穗和籽粒在高湿环境下发霉变质,不仅失去利用价值,霉菌产生的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还会危害人畜健康。
指导意见:
1.病害防治:雨后及时喷施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防治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等;对已发病的植株,清除病叶、病穗并集中深埋或烧毁,防止病害蔓延。
2.虫害防治:根据虫害发生情况,选用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喷雾防治蚜虫、玉米螟等;地下害虫可采用毒饵诱杀或药剂灌根。
3.霉害防治:对已出现霉变的果穗,及时采摘并分离霉变籽粒,合格籽粒尽快晾晒或烘干(含水量降至14%以下)后储存;严重霉变的果穗需集中处理,禁止食用或用作饲料。
针对近期特殊天气情况,请广大农民朋友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抓住晴天间隙,及时收获,避免果穗、籽粒长时间淋雨导致发芽、霉变;收获后尽快晾晒或机械烘干,确保籽粒干燥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