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兴平:2025年秋播麦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

兴平:2025年秋播麦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

时间: 2025-10-17 15:01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当前,兴平市在秋播期间遭遇了持续时间较长的降雨,土壤湿度显著增加,这些特殊的气候条件对小麦的生长环境和杂草的发生规律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应对这一挑战,确保秋播小麦的健康生长和产量,本方案综合考虑了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及杂草发生规律,特别针对当前的湿润土壤和杂草生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控策略和技术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杂草防控,实现对杂草的有效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 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实现秋播小麦田杂草的有效控制,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稳定;杂草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防治效果达90%以上,将杂草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

(二)原则

1. 综合防控:采取农业措施与化学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减轻杂草危害。树立“农田杂草周年综合治理”理念,充分发挥农业、物理和生态措施的作用。

2. 早期治理:科学运用“土壤封闭处理为重点、茎叶喷雾处理为补充”的化学除草措施。重点抓住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这两个关键时期,有效控制农田杂草发生危害。

3. 精准施药:推广智能精准施药技术,选用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品种和增效助剂。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产品,避免超剂量、超范围用药,减少药害事故。

二、技术措施

针对兴平市今年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杂草发生规律以及小麦的种植方式,结合历年杂草的种类与分布特点,开展分类指导、分区施策。

1. 非化学除草控草技术

农业措施: 精选种子,加强对麦种调出和调入检验,重点检查是否夹带杂草种子,尤其是多花黑麦草、毒麦、节节麦等杂草种子;清洁田园、施用腐熟土杂粪肥等措施,有效减轻伴生杂草的危害;提高整地质量、抓好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等田间管理措施,促使小麦苗全、苗壮、苗匀,提高麦苗对杂草的竞争力;农业机械跨区作业前,尽量清除携带的泥块,防止泥块中杂草种子传播。

物理措施:小麦播种前,翻耕或旋耕整地灭除田间已经出苗的杂草;适时深翻,力争每三年深翻一次土壤,深度在30厘米左右,压低杂草发生基数。

生态措施:抓好秋播全苗、合理密植,利用作物自身竞争优势,降低杂草发生数。 

2. 化学控草技术

鉴于今年兴平市秋播期间土壤墒情好,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采用杂草防控的“一封一补”策略。

土壤封闭处理:在小麦播种后至出苗前进行,选用适宜的封闭处理剂,如砜吡草唑、吡氟酰草胺、氟噻草胺、二氯异噁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以控制杂草萌发。

茎叶喷雾处理:在小麦3-5叶期,杂草2-5叶期进行,选用针对性的除草剂。例如:甲基二磺隆及其复配制剂防治节节麦;唑啉草酯、炔草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多花黑麦草、看麦娘、蜡烛草;啶磺草胺、氟唑磺隆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雀麦;吡氟酰草胺、啶磺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婆婆纳;氯氟吡氧乙酸、24氯钠、双氟磺草胺、双唑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播娘蒿、猪殃殃、荠菜等阔叶杂草。

三、注意事项

1. 适时用药:土壤封闭除草剂应在作物移栽前或播后苗前使用;茎叶喷雾除草剂宜在杂草2-5叶期使用,严格掌控在拔节前用药;小麦田施药时间应选择在上午9点至下午4点,晴天微风且气温不低于5,施药当天及施药前后两天日最低气温应不低于0℃。对于禾本科杂草,避免在强寒流前后用药,以降低药害风险。

2. 科学用药:严格按照推荐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除草剂,避免过量或不当使用。

  3. 轮换用药:注意除草剂的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4. 精准施药:采用“二次稀释法”配置药液,确保药液均匀;建议选择扇形喷头,推荐使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或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以提高施药均匀性和效率;避免因施药不均造成药液浪费,防止局部药害。

5. 注意个人防护:施药人员应穿戴防护服,使用防护眼镜和口罩,施药后及时清洗施药器械和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个人安全。

6.农药废弃物处理: 确保农药包装废弃物得到统一回收与集中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