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中国政府网
无障碍阅读
登录
注册
长者模式
知识问答专栏
最新问题
取消职业农民资格后,是否继续享受相关政策扶持?
否。不具备职业农民资格,则不享受相关政策扶持。
省农业农村厅
2024-04-19
怎样实施好“十四五”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
一是建立良好的培育工作机制。省级负责明确年度工作任务,探索完善培育制度,健全培育体系和师资队伍,强化培育质量管控和项目监管,指导市县落实培育实施方案,组织好本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创设高素质农民发展支持政策。市县负责本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对所在地区各类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及农民培育需求进行摸底调查,择优使用培育机构,对培育实施过程监管和质量评价,开展信息管理和宣传,支持高素质农民全面发展。 二是建立完备的教育培训体系。在发挥农广校体系农民教育培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等优质资源,吸纳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等多方参与,实现多方资源有效协作,最大化满足高素质农民多样化培训需求。 三是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积极推动将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摆上各地党委政府“三农”工作重要日程;对标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强化“制度引擎”,建立完善的培育管理、机构遴选、政策保障、跟踪服务等工作制度体系;制定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绩效考核考评机制,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分级绩效考评制度。
省农业农村厅
2024-04-19
“两减、四提、一巩固、一行动”具体指什么?
两减: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四提升: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能力,提升废旧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水平,提升渔业养殖尾水治理水平;一巩固:巩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成果;一行动:加快实施“十四五”农业节水行动。
省农业农村厅
2024-04-19
“十四五”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主要任务有5项,一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发挥公益性推广机构在多元化推广体系中的枢纽作用,引导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素质提升。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着力解决队伍“无心、无能、无力”推广等问题。三是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按照示范推广到位、培训指导到位、产业引领到位的要求,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四是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遴选推介推广一批农业主推技术,主推技术到位率不低于95%。五是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在贫困地区及其他有意愿地区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募特聘农技员。
省农业农村厅
2024-04-19
“十四五”农业科技环能工作主要任务有哪些?
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加强粮油和主导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二是加强农技信息服务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提高优势产业增值能力;三是加强农业装备及生产设施创新,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四是开展资源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省农业农村厅
2024-04-19
“十四五”农业科技环能工作目标是什么?
到2025年,农业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完善,科技推广服务更加高效,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畜禽养殖机械化率和水产养殖机械化率达到50%,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达到43%,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资源化率达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3%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5%。
省农业农村厅
2024-04-19
“十四五”农业科技环能工作总体思路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对标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要求,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增强农业农村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农业绿色低碳循环产业技术体系、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效率,突破农业固碳减排绿色发展等技术瓶颈,着力重构陕西农业农村科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村能源“三位一体”的体系,实现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大幅提升,实现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效能大幅提升,推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省农业农村厅
2024-04-19
“十四五”农业节建设内容?
以粮食、设施蔬菜、果业、畜牧渔业等为重点,建设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农业节水加快发展。分区集成推广8种节水模式,每个模式突出1-2个主导品种,应用1-2项主推技术,形成一套全生产周期的技术路径和生产规范。
省农业农村厅
2024-04-19
为什么要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对全面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基础数据,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守牢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耕地占用刚性增加,要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摸清耕地数量状况和质量底数。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距今已40年,相关数据不能全面反映当前耕地质量实况,迫切需要开展土壤三普工作,实施土壤的“全面体检”。 二是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土壤肥力与健康指标数据作依据。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需要详实的土壤特性指标数据作支撑。指导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因土改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需要土壤养分和障碍指标数据作支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精准化,需要土壤大数据作支撑。 三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大量废弃物排放直接或间接影响农用地土壤质量;农田土壤酸化加剧、重金属活性增强、污染趋势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威胁。土壤生物多样性下降、土传病害加剧,制约土壤多功能发挥。为全面掌握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壤性状、协调发挥土壤的生产、环保、生态等功能,需开展全国土壤普查。 四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推进优化农林牧业生产布局落实落地,需要以土壤普查基础数据作支撑,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水土光热等资源利用率,实现既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又保食物多样,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致富。
省农业农村厅
2024-04-16
我省主要的渔业养殖类型有哪些?
我省主要的渔业养殖类型包括:池塘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养殖、设施渔业和冷水鱼养殖。
省农业农村厅
2023-02-13